报考指导

一家公职类考试研究、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机构

报考指导

当前位置 : 首页>>资料题库>>报考指导


申论备考——大兴调研之风

热点概述: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其实缘于1961年。当时,在毛泽东的倡导下,中国共产党自上而下地兴起了一场新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调查运动。

意义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悟这一重要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的必然要求;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是应对新时代新征程前进路上的风浪考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举措;是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回答“六个如何始终”的现实需要;是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担当的有效途径。

相关金句:

1.调研材料不要“枯燥无味、千篇一律”,要“有骨有肉, 生动活泼。”(毛主席金句)

2.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调查没有发言权,必须成为全党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的首要准则。(毛主席金句)

3.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 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毛主席金句)

相关范文:

调查研究要善听群众“碎碎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大兴务实之风,抓好调查研究,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下功夫。“碎碎念”是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广大党员干部了解群众急难愁盼的重要窗口。“碎碎念”中蕴含着群众真挚的感情,广大党员干部在开展调查研究时要善听群众“碎碎念”,做到依民所述寻本源、聚民心声出实招、为民解忧求实效,切实推动调查研究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善听群众“碎碎念”,坚持俯下身子“真调查”,依民所述寻本源。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日常零零碎碎的话语看似都是家长里短的小事、鸡毛蒜皮的“芝麻事”,但他们的“碎碎念”里往往是他们最关心关注的问题,也是他们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广大党员干部要善听群众“碎碎念”,要把群众的呼声视作宝贵的资源,学会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让群众打开“话匣子”,在群众的家长里短、只言片语甚至抱怨牢骚中敏锐细致地掌握情况,真正做到不走过场、不务虚功;同时,要始终保持“初学者”的真诚姿态,主动收集群众意见和“异见”,依靠“民间高手”找准痛点、难点、焦点、热点问题,自觉向群众求教问策,善于从群众“碎碎念”里汲取解决问题的智慧和方法。

善听群众“碎碎念”,坚持想尽办法“实研究”,聚民心声出实招。“百姓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碎碎念”不仅指出问题,更是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群众的“碎碎念”既是广大党员干部出实招、解难题的重要依据,更是向党和政府提出的建议和期盼。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心倾听群众的心声,凝聚起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善于将调查所获得的问题信息、访谈记录等材料分类归纳、细致梳理,从纷繁复杂的调查材料中找出本质、找出关键,自觉将思考研究贯穿于调研工作的全过程;同时,要坚持想尽办法“实研究”,在研究中深入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下功夫研究透彻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精准找寻发展突破口,着力疏通群众反映的“堵点”“淤点”“难点”问题,为问题解决提供可靠的建议,既要解决当下,更要利好长远。

善听群众“碎碎念”,坚持用心用情“解民忧”,为民解忧求实效。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而衡量调查研究开展得好不好,关键要看实效,要看调研成果是否解决实际问题。群众一句句“碎碎念”不仅包含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也体现着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关心。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会将调研成果从“纸上”落到“地上”,对能当下解决的问题要马上就办、立行立改;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对需要集中整治的问题要对症下药、专项整治;对久治不愈的顽疾沉疴要及时汇报、群策群力,切实做到“研”有所获、“研”有所用;同时,要建立“回头看”机制,定期回访群众,尤其要观察调研中突出的问题是否真的得到解决,防止问题反弹,根据群众新的诉求调整工作、优化服务,真正让调查研究“不枉此行”。

 

用好“三字箴言”让调查研究“蔚然成风”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反复强调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做好调查研究者这一“基本功”。随着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各地都展开如火如荼的建设工作,基层实践中也随之涌现出新现象、新问题。这要求广大基层干部要能够将“调查研究”作为贴近群众、提升工作的“有力武器”,把握“行”“严”“实”的“三字箴言”,在“真抓实干”中练就调查研究的“硬功夫”,推动调查研究在基层实践之中“蔚然成风”。

“行”为要,恪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行动方式,做到“脚踏实地”求实功。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做好基层工作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过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实事求是。今天,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还是要靠实事求是。”在调查研究的道路上,必须搭好“实事求是”的架子,要深入实地查看情况、扑下身子追求实功。广大基层干部要能够牢记嘱托,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动真碰硬“解剖麻雀”,轻车简行“多沾泥土”,能够脚踏实地“去感受”、迈开步子“去观察”、深入实地“去沟通”;要发挥“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开拓精神,追求“身入”与“心至”的同步协调,既要看到生产生活“真面貌”,也要倾听人民群众“真心声”,让调查研究全程“实事求是”。

“严”作律,坚定“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工作原则,做到“精益求精”察实情。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想要推动基层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必须精准把脉,做到“调”之有据。习近平总书记曾谈道:“要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面对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研究问题是关键,要找准问题、摸清情况,才能“对症施策”。广大基层干部要能够树立问题意识,以目标为导向,能够到问题最集中、群众最关注、矛盾最突出的关键领域和关键地方展开调查研究,真正做到把情况摸清、问题找准;要能够追求工匠精神,敲准敲实久久为功,认真梳理问题现象、剖析问题机理、分析问题成因,以“严格标准”和“精细行动”去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实”促效,贯穿“古今成事皆实干,未见长城言垒成”的发展理念,做到“落地生根”见实效。“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调查研究的后置程序就是要精准施策、精准落地,只有将调查研究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才能让工作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引导和推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调查研究的实践中,广大基层干部既要能够实事求是,摸清问题脉络,更要精准发力,因地制宜提出新对策、新方案,用“金点子”推动“新成效”。“托之空言,莫如见之实行”,基层干部要能够将调研成果转化的责任扛起来,充分发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担当精神与责任精神,实现短期问题“立抓立改”,追求长期问题“紧盯不放”,让调查研究能够“落地生根”见实效。